趁著假期來閒聊,流水帳分享前陣子在灣區買車與車商交手的經驗:花了一個月調查、打一堆電話與談價,順利滿意地入手人生第三台車。從一開始車商的堅決不讓到爭相最後送車到府,過程跟當初跳槽時面試各大科技公司時的互相抬價錢有八十七趴像。
起因
有寶寶想換大一點的車啦。上一篇聊到在疫情期間把車賣了,家裡就剩一台車。而現在不只夫妻都要回去上班,家裡還多一隻寶寶,出門就更需要車了。在去年寶寶稍微大一點後就順勢研究休旅車,以便接下來的中長途旅行。
目標車款 Lexus RX350
研究一番我們決定看看 Lexus RX350,考量方面主要是外型,再順便看看性能以及未來維修保養。怎麼決定的不是本篇重點,反正各個品牌都有所好,自己家人有共識就好。
這款車本身在北美很受歡迎,按理說是不難買。但因為我們對於顏色有強烈地執著,導致買的過程異常波折。而且美國的車在送到車商手上時常常已經加了一堆有的沒的配件,其中只有少數是我們要的(像是 Panoramic view 這個大車必備的),但大部分是我們不想要的,所以由於不願意為那些多掏出幾千元,這讓車子又更加難找。
預約試駕駛
買車前就是要實際開車試試看啦,只要聯絡離家近的車商,約個時間,就可以去現場免費開車出去兜兜風了。
試駕駛的過程很順利,之前我們就只是喜歡車子外型,實際開過後真心覺得讚,就達成共識不去看別的車款了,專心談價錢。
電話攻防
每個車商風格都不太一樣,我們去試車的這家是 Lexus Stevens Creek 。大概是生意太好,去了就丟車鑰匙給你自己去開,也懶得跟你講解什麼的,整個就是不想跟你聊太多。問了一下發現沒有我們想要的款式,想問進貨資訊什麼的卻一直互相踢球,竟然找不到人來回答問題,我們也懶得多說直接回家啦。
回家後我開始打電話,終於打通電話後對方態度也是冷冷的,請他查資料都是百般不情願,每三句就是要你去現場跟他聊,不要隔著電話。我就說我剛去過,現場也沒用啊。鬼打牆一陣子就放棄了,他只說會再聯絡。
更多車商
就當我原本以為 Lexus 的車商都是這副德性後,我開始打電話給灣區其他官方車商,發現原來不正常的是 Stevens Creek 這家而已,其他車商態度都非常良好。無一例外地都很熱情地幫你查資料,就算你不去現場也沒關係,問題都可以電話回答。
- 事後想想,Stevens Creek 可能是地段太好,不缺生意,所以態度才那樣。
但雖然態度很好,查到的資料卻令人失望:我們想要的配置在灣區附近兩百公里內沒有貨!即使我們放寬標準,也是沒有貨,只有一個例外。
唯一的例外
其實有個例外是家位於一百多公里外,位於 Monterey 的車商,他有台一個月後才會抵達的車,幾乎完全符合我們的需求,除了預算:因為是油電混合的版本,他們堅決要溢價賣出,不肯接受任何殺價。
我們來回交鋒了好多次,對方也讓主管出來聊,但主管更強硬,直言這台車在現在的市場一定可以高價賣出,只溢價一點點賣我們已經很客氣了。他完全不怕我們不買,反正車子還有一個月才會運到,那之前絕對會有人買走。幾通電話下來,我們也只能放棄啦。
轉戰洛杉磯
其實我們一度打算要妥協換別的顏色,別的顏色選項很多。但很快就覺得不行無法接受天天看的車子是不喜歡的顏色,就開始看看更遠的地區,六百公里外的洛杉磯啦。
選洛杉磯還是因為距離不算太遠,而且有朋友住那,必要時可以幫忙。而我們自己也常常去,如果成交後飛去開回灣區也不難。
問了幾家後發現果然選項更多,終於看到兩個車商各有一台完全符合我們需求的車,就馬上進入談價環節啦。
談價像在談薪水
就像面試工作時,拿到多個 Offers 的話可以讓那些公司互相抬高薪水一樣,買車的道理也差不多。當他們得知我們可以馬上簽約,但有競爭者時,就非常熱情,以及進入互相廝殺環節。
過程很簡單,就是跟兩邊一直打電話,跟他說『欸對方開出這個價碼與條件欸,你能做到更好嗎?』之類的話,多講幾句話就可以省幾千美金,時薪算很高。
得知我人在幾百公里外的灣區後,他們的反應很有趣。一開始堅持我一定要本人出現在他們洛杉磯現場的門市,簽約後自己把車子開走,但聽到有競爭者後反應就不同了。
首先,他們主動提出可以線上簽署所有文件,完全不需要本人到場。而車子的話,他們也會自己想辦法找人來運輸,過程的損壞風險他們承擔。也就是說我只要在家填資料,車子就可以送到門口啦。只能說有競爭真的差很多,我本來都開始看機票,準備飛過去後開半天車回來,現在全都省下來。
程咬金
當我們全都談完,準備隔天來簽約時,睡醒突然接到電話,竟然是上面提到的一百公里外的 Monterey 車商。正準備打發掉他來簽洛杉磯的約,但沒想到他是打來談價錢的。
原來因為下週車子即將送達,但他還沒有找到買家,就開始急了,因為他們希望車子越早賣出越好。而這次我們手上已經有個滿意的方案,態度更加強硬,所以立場僅過了不到一個月就完全反過來啦。
經過電話中的一番唇槍舌戰後,我們終於談到了自己很滿意的價錢。這個價錢一開始對方還表示不可能,談到最後僵持不下,我們聲稱要掛電話時,他才突然說『How will you pay for the deposit?』,就表示賀成交啦。
- 順便講一句,我買第一台車時是在現場殺價,在僵持不下的最後對方也是突然說『Grab the key!』,表示成交,讓我覺得美國車商是不是都喜歡用這種方式結束談價。
而且跟洛杉磯的車商一樣,從一開始的這家對我說『你不來現場的話什麼都沒得談。』變成『你在線上簽名就好,我把車送到你家門口。』,有競爭真的是差很多。
四個心得
這是人生買的第三台車,跟第一次買車一樣花了不少心思做作業以防自己被當成太肥的羊宰了。這邊總結一些心得。
- 第二台車只學到一件事,就是一口價真方便,因為特斯拉完全無法談價錢。。。
沒事別去現場
幾乎每個車商跟你談的第一反應都是希望你去現場跟他本人當面聊,用各種方法誘惑你去。但其實去現場根本沒什麼好處,你能做的事情在電話全部都能做,特地跑過去只是浪費時間,增加自己沈沒成本。去了大多數只對車商有好處,賣車賣久了能從你的表情摸出你的預算之類的,更容易被宰。
而有些人會說現場能給更多的折扣,或許這是真的,但如果你能導入競爭者的話,這些折扣一樣能在電話拿到手。
貨比很多家
上面最重要的就是要貨比很多很多家,這點對買車尤其重要,因為不同車商的庫存與談價空間差別真的很大。只要引入了賣家之間的競爭意識,買方就會有利許多,只要有時間就多問幾家,我的第一台車也是靠問的省下幾千美金,跑到離家六十公里之外買到手,
什麼都可以談
算是貨比多家的延續,只要你在談價中有優勢,就要充分利用,不只價錢,其他東西能談的就談。像我買車時因為家裡有寶寶,非常不想出門,所以我很快就把這件事給加入談判之中,到最後所有的車商都很熱情,文件手續通通線上簽,車子願意送貨到府。
時間是朋友
買車如果不急是最好,可以慢慢等待喜歡的車型出現,以及車商也很急,車子在倉庫每多待一天都是成本啊。條件允許的話,稍微等等可能會看到更好的機會。
結語
其實買第一台車時我直接用電子郵件大法直接線上拿到一堆報價,直接讓車商們線上廝殺完才去現場的。但這幾年的車商更精明了,導致這招不太管用,只能多費點心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