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接待一群來自台灣的矽谷參訪學生團,閒聊喇賽時突然有人問我『為什麼這裡的人沒事就在聊股票,甚至把一堆公司的股價都記得很清楚?』。我才想到自己在學生時期大概也是,如果遇到科技業也會有同樣問題,這篇就聊聊當時的討論~
Tag: <span>理財</span>
這篇簡單分享在美國生活時,如何利用這張 Bilt Mastercard 繳房貸房租的機會來累積點數,用來兌換機票或是飯店住房或升等。反正錢都是要離開你花出去的,就讓它花得更有價值吧~
這篇分享最近入住台北 101 旁凱悅集團旗下的君悅飯店 Grand Hyatt 的心得,也順便聊用信用卡福利來低於一百美金的成本入住。就算沒有美國信用卡也可以看下去,或許可以去二手市場用別人的福利!一陣操作後,這種低成本入住的體驗算很好,畢竟一樣的價位很難入住台北其他的五星級飯店。
美國高等教育很貴,光是大學四年就可能花上幾台特斯拉,所以花點時間研究有效率的策略並總結一些投資的工具,及早準備起來。
寶寶出生後要忙的事很多,其中做好財務風險管理尤其重要:這篇來介紹三項我認為最重要的起始任務,它們都不難卻影響深遠,可以大幅減少在遇到意外或資產傳承時的成本,非常建議打算在美國生活的父母們都做好相關準備或有些初步了解。
這篇來介紹 I Bond,它由美國政府擔保,具有抗通膨、保本與省税的特性,最近的報酬率甚至有 7%。因為其購買限制很低,很適合給一般人當作抗通貨膨脹的工具。下面就來聊聊它的特性、限制與可能的使用方式。因為沒有二級市場,所以比起傳統認知上的債券,它更像是定期存款噢。
在這推薦一個前陣子聽完的關於財務觀念 Podcast 《人生不難 Life Lab》。此節目講的內容幽默又淺顯易懂,非常適合對投資理財有粗淺認識的初學者或是對長期投資有興趣的人。其中一些章節也適合跟自己的伴侶一起收聽,增進彼此在金錢上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