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March 6, 2021
這篇輪到來聊在 LinkedIn 總部軟體工程師面試 啦。它的面試風格跟之前分享過的臉書《Facebook 總部面試心得分享與免費冰淇淋》其實蠻類似的,只是難度略有不同。最驚艷的就是它超好吃的員工餐廳了,因為吃太飽導致我下午幾輪面試都有點昏沉。有興趣我在其它公司面試經驗的話請參考這篇《Google Facebook Quora LinkedIn AirBnb 面試經驗分享》。
LinkedIn 是一家專門做求職相關系統的公司,在美國找工作的人應該都會使用它,尤其是軟體工程師。大部分的人會在它的網站上傳自己的履歷、加好友、讓自己看起來很吸引人以等待人資來拜訪。白話來說就是求職版本的 Facebook。
其實我以前在台灣時從來沒有用過它,直到來美國才開帳號。記得在不少求職分享會中都有人提到在 LinkedIn 上的資料要好好維護,對未來找工作很有幫助。所以畢業生找工作前的標準動作之一就是好好維護自己在上面的資料。
LinkedIn vs. Microsoft
在 2016 年,LinkedIn 被微軟收購了。因此雖然 LinkedIn 這個名字還在,但其實它已經完全屬於微軟了。對於這種大型公司的收購,一開始收購方都會願意讓被收購方多少保留點自己的獨立性,這裡也是一樣。微軟答應在前幾年不干涉太多 LinkedIn 的業務,只在系統方面開始慢慢整合。在 2018 年我去面試時,面試官大多是在收購發生前就已經在的。他們的說法是目前還沒有感到太多的改變,日子照過,工作照樣用蘋果產品。不過他們也一直都有被告知未來在各個方面會慢慢融入微軟。
這種獨立性在面試時也充分表現了出來,他們在招聘上是完全分開的兩套系統,所以也不會發生像是面了 LinkedIn 卻給你微軟職位的事。下面提到的那位陪我吃午餐的前微軟大叔就是一個例子。他加入 LinkedIn 時已經收購結束了,但他依然只能透過正常對外的招聘流程來拿到 Offer ,而不是有什麼“內部”轉組的方式。
內推投履歷
就像其它公司一樣,投履歷給 LinkedIn 時也是請朋友幫忙的。當時其實在 LinkedIn 工作的朋友不多,幸好有個以前的同事的老婆最近跳槽去了那,就拜託她幫我內推。雖然關係有一點遠,但我們好歹也一起吃過幾次飯,所以還是有用的。
人資
內推後過了兩週,人資才聯絡我。而且因為他很忙,約了兩週後的電話聊天,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當時我也在面試其他公司,也就沒太在意,但也隱約感覺到他們的步調挺慢的。
雖然等了很久才約到,但這通電話聊天蠻愉快的,感覺人資談吐很專業也親切。我也向他表示我正在面試其它公司,甚至已經拿到幾家的 Offer 了,他態度倒是沒什麼變化,就說還是會按照他們正常的程序來,不會因此改變。所以雖然 Google 以及 Facebook 都已經讓我省略了電話面試,LinkedIn 還是堅持要我參加電話面試,不能省略。
LinkedIn 總部軟體工程師面試 :電話面試
這次面試我的是一位上海交大畢業的工程師,整個過程很順利。雖然只有透過電話,但我感覺對方態度很友善,也給我不錯的印象。一小時的面試不知不覺就過了。
面試完我就去打電動了,因此錯過了一小時後人資的電話。隔天我在火車上時他又打來了一次,表示電話面試當天就通過了,那位交大面試官對我印象不錯,因此想要來約 Onsite Interview 。
其實大部分的人資不會突然打電話給你,常見的步驟是他們先透過電子郵局跟你聯絡,約好時間後才會打給你。所以當我第一次錯過人資的電話時,我真的以為那是詐騙電話,就沒理它。LinkedIn 的人資在這點上也是蠻特別的(在這之後也常常發生)我也就習慣了。
LinkedIn 總部軟體工程師面試 :Onsite Interview
LinkedIn 總部座落於 Sunnyvale ,被高速公路包圍所以交通很方便。這裡有很多建築物,可以看到很多人騎著公司腳踏車在之間移動。
面試前,有一個讓我印象很深的就是門口的前台小姐。在等人資接我時,我就在前台附近閒晃,順便觀察那些正要上班的員工們。這位前台對每個員工都能夠叫出名字,笑臉迎人跟他們打招呼,閒話家常,記憶很驚人,非常敬業。如果每天上班看到的第一張臉是這麼親切,那一整天心情應該會好不少。
面試的過程很標準,其實跟臉書那次的經驗滿類似的。共五輪,全程都是白板討論,在同一間會議室。問的問題也都差不多,演算法,系統設計,產品設計,ML 以及行為面試等。這些問題的難度也跟臉書那次差不多,或許再偏簡單一點點。
比較不同的是,LinkedIn 面試常常是兩個面試官一起上的。其中有一兩輪是一個資深的帶這一個來見習 (Shadow) 的,他們也一開始就有講明各自的角色,雖然這對面試者差別似乎不大就是了。
其中一輪讓我印象比較深刻,這輪是關於我的背景以及系統設計,面試官是一位主管。結果因為他對我曾經做的一個東西非常有興趣,導致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聊我當時如何設計以及實作那個系統。直到最後沒剩多少時間時,他才意識到原本準備的問題都還沒問,才匆匆問了一些很基本的問題。結束前他表示我做的那個東西跟他正在負責的一個專案很像,因此如果我面試通過的話,希望我選組時可以直接加入他的組。
遇過的最佳員工餐廳
中午是期待已久的 Linkedin 餐廳。過去幾年我到處藉著拜訪朋友之名吃過不少公司的餐廳,而 LinkedIn 毫無疑問是最好吃的。從沙拉、湯、主食、配菜、甜點、飲料都是可以在外面開餐廳的等級,顯著比不少公司好。面試時我會刻意不要吃太飽,以防下午的面試昏昏欲睡。但 LinkedIn 這次是唯一破戒的一次,因為那天的巧克力慕斯蛋糕實在太好吃。
陪我吃午餐的是一位親切的前微軟大叔。他跟我聊了很多他以前在微軟的經驗,在微軟收購 LinkedIn 後他對於這家公司很有興趣,所以就加入了 LinkedIn 。他也分享了他當時面試的經驗 以及他多熱愛在這邊工作。飯後他也很熱情地帶我參觀附近的園區,在面試開始前一起去外帶下午茶。
面試結果出爐與 Team Match
過了整整兩週,人資才聯絡我說面試通過,可以開始選組。這當中因為其他公司有不少進度,所以我有寄信去問結果,但完全沒有回覆。跟其他公司的人資比起來,他們的人資感覺比較不積極,尤其在之後選組時我更有這種感覺。
第一個談的組感覺沒什麼熱情,整通電話都很平淡,甚至有的冷漠的感覺。果不其然,對方跟人資說沒興趣,也就草草了事,因為我也這麼跟人資說我沒興趣。
中間等了一陣子,人資說他還在等一些組的回覆。我就問他關於那位想直接拉我入組的面試官,是否他的組有機會。人資也只是說他會去問問,也要我不要期待太高。
後來約到了第二組,態度顯著比第一個組好很多。我們聊得很愉快,當天就順利配對成功。終於得以推進到最後一階段,談待遇。
LinkedIn 總部軟體工程師面試 :待遇談判 Offer Negotiation
由於選組時拖了很久,導致 LinkedIn 雖然面試得比較早,卻比其他公司還要晚開出 offer。在人資告訴我價碼前,Google 與 Facebook 已經結束比價了。
因此,LinkedIn 開出的待遇跟另外幾家公司有一段差距。我聽到後也老實給他其他公司開的價。人資的反應很有意思,他馬上建議我直接在Google 與 Facebook 之間選一家,不要考慮 LinkedIn 。因為他相信他們無法開出能與之競爭的 offer,不覺得自己能靠花言巧語來彌補這之間的差距。他也說這兩家都是很好的公司,無論我最後去哪家都對我的職涯發展很好。最後他也強調,未來我還是可以再來面試,不會被列入黑名單。他的原話:”We are still friends!”
結語
由於公司的規模與待遇的差距,所以最後我沒有去 LinkedIn 。不過如果我今天沒有拿到其他的 Offer,那 LinkedIn 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另外,這次面試最大的體會是他們的人資風格與其他公司很不一樣,最後建議我去別的公司也讓我大開眼界。